30 August, 2025
Maker Fest 2025-08-23
在8月23日,我校三位同學前往香港仔海濱公園,參與了【在地製造— Maker Fest】。本次外出重點參加了其中的「搭橋挑戰」工作坊,收穫豐碩。

在「搭橋挑戰」中,同學們透過親身實踐和團隊協作,深入了解了不同種類大橋的結構特點與建造過程。他們不僅動手組裝橋樑模型,更在過程中學習了背後的力學原理和傳統的榫卯結構智慧,將抽象的物理和工程知識化為具體的實作經驗,大大加深了對STEM的理解。

此外,同學們也參觀了活動中多個創意攤位,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創新科技與手作項目,擴闊了視野,了解到STEM知識在日常生活和未來應用中的無限可能。

Ng Ho Yan
在此過程中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,也明白了需要累積經驗,從失敗中改良才可以一次做得比一次好,而且如果有看法或需要幫助的話也要勇敢提出,和同伴的溝通亦都彼為重要。

Yan Chiu Ki
我在今天的活動中學會了橋的構造,此外也搭橋時鍛練到耐心,亦透過搭橋感受到團體精神,也明白到團體精神,在日常多處其實都會用到,希望未來亦會有相似的活動令我學習到團體精神。

Chan Si Ching
一開始還未瞭解這個活動時,覺得只是一個輕鬆且普通搭橋活動,當我聽到導師講解才恍然大悟,發現這個活動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,當導師講解完就到我們嘗試,雖然一開始嘗試也經歷過失敗,橋面「啪」一聲垮掉的那一刻,我們嚇到,我腦袋跟著空白,腳邊是散亂的木條,第一秒是「果然失敗了」,經過老師和導師的鼓勵我們把摔斷的木頭當成「實驗結果」,而不是「錯誤」,讓我明白到可以用「量測失敗」取代「抱怨失敗」,到了後期也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終於主動動手解決問題,而不是站在旁邊猜測,經過第二次的試驗,通過我們的討論和改進,在很短的時間內搭好了框架,然後導師和老師也一起幫忙與改善,最後搭出了一條很完美的橋。
經過這次的活動真正搭起的,不是的小橋,而是把我從「旁觀的自我懷疑」連接到「參與的自我迭代」的長橋。